2016年3月21~30日,上海市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人员上岗培训暨分子诊断新技术学习班顺利召开。
此次培训班共有386名来自全国各医疗机构及独立实验室的学员参加。随着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和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除了传统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领域外,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的靶向治疗,个体化药物代谢,遗传病诊断及无创产前诊断等领域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学员们的工作背景也不仅局限于检验科,很多来自医学转化中心、分子遗传学室、病理科、药剂科、产前诊断中心等。
培训班分为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两大部分。3月21~3日三天为理论课学习,授课内容主要包括:上海地区分子诊断技术质量管理要求、方法学性能验证要求、临床PCR实验室检测中常见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分子诊断报告规范等内容,使得学员能够认识到分子诊断技术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分子病理项目的广泛开展,此次培训班邀请了肿瘤医院病理科的周晓燕教授介绍了分子病理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的知识;针对我国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检测中试点的展开,学习班还邀请了试点单位长海医院沈茜主任介绍了其开展临床高通量测序检测中的经验、质量控制要素以及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授课老师都是在一线工作的专家,对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及最新进展有丰富的经验。三天的课程内容丰富,学员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包括测序技术在内的分子诊断技术在检验医学及病理诊断领域中应用的具体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由于此次培训班人数较多,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实验时间由原来的2天延长至5天,每天平均80个学员进行实验操作学习,要求每位学员都能动手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带教老师穿插讲解实验的原理,实验操作过程的关键步骤;通过带教老师细致讲解每个步骤的关键点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让每位学员更深刻地了解实时荧光定量扩增技术(real time PCR)。实验结束后,学员们还学习了后续的数据分析流程,填写实验报告并将自己的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对超出靶值范围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一天的实验培训,学员们不仅掌握了PCR技术的动手操作过程,还学习了PCR相关的实验数据分析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