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注质量,让生命更健康”为使命,践行“精准、精到、精诚、精进”的价值理念,力争将本中心建设成为行业内最专业和值得信赖的临床检验中心!  
我与中心的点点滴滴


我加入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大家庭的这一年非常特殊,恰逢中心六十大寿。春暖花开的三月,我来到了中心。至今不知不觉已是半年过去。忆起这段时光,我经历了三个半月的专业科室轮转实习期,最后顺利进入了质控业务科的七人小家庭。虽然接触到的业务工作尚少,但我也参与了室间质评样本的准备工作、飞行检查以及各种学习培训活动。

平时在与单位的老员工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对中心这几年来的飞速发展很有感慨。他们告诉我,近年来中心的管理制度越来越规范、获得最新信息的机会也增多了,而且也时常有机会与国际上的学者进行交流学习,大家的成长很快。在这个时机来到中心工作,是非常幸运的,让我对工作充满着期待和激情,希望自己能快速融入这个大家庭。

我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室完成了研究生学习课程,在那儿经历过许多次室间质评活动,每天也会接到来自不同医院提出的各种电话咨询。参加过卫生部临检中心举办的各种大型学会年会,听过众多检验界“大牛”的讲课,感受深刻的地方是虽然自己的理论知识丰富了,但还是缺少实践。就像纸上谈兵,少点儿东西。毕业了,在临床工作以及现在在上海市临检中心工作的时间里,我获益最大的一块就是对临床实践工作的理解更多了。由于参加部中心质评活动的实验室来自全国各地,是无法做到实验室质量的实地督查的。而在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却可以做到。感触最深的是飞行检查。今年四月底,单位领导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在老员工的帮带下,带着标本开始中心重要的活动——飞行检查。记得当时我是在出发前获知目的地的,老员工细致地提示了我一些注意事项,再实地到检验科监督当值员工检测标本。常规的室间质评活动是定期发放质控品,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结果。室间质评组织者无法对中间的环节进行控制,其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为了获得满意的评价报告,实验室之间可能会对检测结果进行交流,或者是由组长或资历老的员工而非当值员工检测标本或阅片,这些情况都不能反映临床实验室真实的质量水平,达不到室间质评的目的。在这种形式的检查中,我们就要着重杜绝此现象。我们获得的数据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实的检测质量水平。参与的这次活动让我经历了实验室具体上报质评结果过程,发现了不足,留有了思考的空间。像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比如年终质量检查,每年去临床实验室学习等,都是很难得的实践机会,期待着自己在将来能参与到其中。经历了这些,作为新员工,我对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的工作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以及对自己在业务上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中心除了在工作中给大家提供了丰富自身的机会,在生活中也给员工提供机会多方面发展,而且员工之间相互体贴,能感受到温情。我在每天八小时的上班时间外,还期待着下班时间的快乐时光。中心的工会组织为职工组建了羽毛球队、乒乓球队、篮球队等丰富的锻炼身心团队。刚到单位的时候,人事科的王健老师就问我喜欢打羽毛球不,于是乐呵呵地加入了周一羽毛球的活动。从此开始和同事们切磋球技,从上场挥拍几分钟就需要休息,到现在能坚持一个小时不休息,在开心的同时自己的身体也得到了锻炼。每次累呼呼地完成锻炼,还有贴心的同事开车送我们到车站,免去了许多不便。此外,还喜欢单位免疫室陆银华老师为我们教授的瑜伽课,静心沉浸在身心血脉畅通的过程中,喜欢享受练习过程中韧带被拉伸的感觉,每次课程结束后陆老师都体贴地告知我们一小时后才能进食。不论上课的同事数量,陆老师都非常敬业地教授我们每一节课,记得有一次我扑腾扑腾地换好衣物带着瑜伽垫去上课,选了个特别好的位置,时间已经过了预定的上课时间,可还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场,心里面都在担心这节课会不会取消,可最后我居然上了一节私教课,让我很是对陆老师的敬业精神佩服。

半年的时间对于我这个毕业不久,急着想要摆脱职场菜鸟的新进员工而言,向同事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自身也需要不断地努力以更快地独挡一面,也希望能将自己在部中心学习到的新知识,如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在单位能得到应用,以期望单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得更好,不仅在国内同行间处于前列,而且要走向国际,更好地为临床实验室的质量监管提供服务和帮助。

风雨六十周年,铸就了中心今日的辉煌,期望中心以后走得更高更远,作为中心的一员也更加自豪。